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教学培养 >> 正文

学校举办2025年春季学期第一次“形势与政策”课集体备课会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5-04-25 [来源]: [浏览次数]: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2025年全国“两会”精神,及时将的党创新理论融入到“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4月24日,学校2025年春季学期第一次“形势与政策”集体备课会在马克思主义学院学习研讨室召开。学校党委书记马文华,党委副书记、校长冉隆锋出席会议并讲话,党委副书记张勇刚,党委委员、副校长李学容出席备课会。“形势与政策”课全体教师参会,“形势与政策”教研室主任主持备课会。

在集体备课环节,学院常务副院长张铃提出,“形势与政策”课课程建设需坚持“上接天线、中接实情、下接地气”原则,重点聚焦全国“两会”精神、经济形势与就业形势、社会思潮新趋势、科技革命与教育强国等八个专题,及时将党的创新理论和实践成果转化为教学案例,增强课程的时效性和吸引力。

在课程展示环节,姚国星老师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主题,结合学生专业特点,通过案例等方式阐释文化使命与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深层联系。詹传生老师以“从教育大国迈向教育强国”为主题说课,并进行片断教学展示,以启发式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层次思考。两位老师的现场展示获得大家的一致好评。

在交流研讨环节,大家表示,教学设计需紧扣课程目标,以“讲深讲透讲活”为导向,切合学生专业特点,通过鲜活的典型案例激发学生共鸣。依据“教学要点”专题组建团队开展集体备课,以发挥好集体备课会是凝聚思想、整合资源的重要平台作用。结合校情学情,积极探索“形势与政策”课的品牌建设,提升“形势与政策”课程育人实效。

在会议总结环节,党委副书记、校长冉隆锋在讲话中指出,要认真思考“形势与政策”课与其它思政课内在的逻辑关系,要清楚这门课的课程目标是什么、教什么、怎么教;“形势与政策”课教师要当好“时政评论员”,把这门课讲得生动活泼,做学生思想的引领者、学习的指导者;要把握学生学习“形势与政策”课的内在逻辑,引导学生认识这门课、理解这门课,进而引导学生沉浸式的学习这门课。

党委书记马文华就进一步提升“形势与政策”课质效,提出了“三个怎么看”,要求“形势与政策”课教师要紧扣这门课的“教学要点”,结合本校学情,强化教学设计,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听得懂、有兴趣学,增强形势政策教育的时效性和实效性,打造有幼专辨识度的课程教学特色。

参会教师表示,要不断丰富自身知识储备,开拓教学思路,丰富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进一步提升“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