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优化辅导员日常工作方法,切实增强我院辅导员队伍的专业素养和工作水平,夯实学生服务工作基础,10月30日,学院在小湾校区2311召开2024年秋季学期第四次学生工作例会暨辅导员专题培训。学院党总支书记、学工、专职辅导员共10人参加,会议由学院党总支书记黄佐川主持。
会上,2024级辅导员秦宇涵以“新时代高校心理育人理论与实践探索”为题,从政策理论、法律法规、自身实践案例与思考多方面进行了分享。秦宇涵老师以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青年的讲话引入主题,针对当前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从法律法规常识出发进行解读,并进行深入思考。
随后秦宇涵老师结合自身工作案例分享了关于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感悟,总结出辅导员在心理育人工作中要做到“三因”,即“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做到“三势”,即“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遵循思想政治规律、教育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善于沿用好办法、改进老办法、探索新办法。秦宇涵老师的分享由点到面、由抽象到具体,充分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为在场的辅导员老师们提供了工作新思路。分享结束后,与会的辅导员老师纷纷表示本次分享既有理论的高度,又有实践的深度,将加强对政策理论、法律法规常识的学习,必要时敢于“亮剑”。同时,大家就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交流工作经验,现场气氛热烈而活跃。
会议最后,学院党总支书记黄佐川作总结发言,他对秦宇涵老师的精彩分享表示高度赞扬和肯定。另外,他强调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是辅导员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日常工作中首先要做到关心关爱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其次要善于观察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特点,做到全方位了解学生;再次要加强理论学习研究,吃透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相关法律知识,积极探索做好心理健康工作的新方法;最后要善于总结反思,归纳经验,提炼亮点,形成自己独特的心理育人工作方法。此外,他希望全体辅导员能以此次交流机会为契机,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为大学生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