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公告通知 >> 正文

校园防疫 | 如何防范登革热?这份校园防护指南请收好!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5-09-10 [来源]: [浏览次数]:

新学期伊始

正值南方登革热流行季

随着同学们从各地返校

科学预防登革热已成为保障师生健康

确保新学期顺利开展的重要任务!

什么是登革热?

1.什么是登革热: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通过伊蚊(花斑蚊)叮咬在人群中传播。由病人/隐性感染者→伊蚊→健康人的途径不断传播,人与人之间不会直接传播,所以不被叮咬就不会得登革热。

2.传播方式: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通过伊蚊(花斑蚊)叮咬在人群中传播。由病人/隐性感染者→伊蚊→健康人的途径不断传播,人与人之间不会直接传播,所以不被叮咬就不会得登革热。

3.主要症状:感染后通常有8-10天的潜伏期,随后突然出现以下症状:

高热:体温可在24至36小时内升至39或40摄氏度以上;

三痛:剧烈头痛、全身关节痛、肌肉酸痛;

三红:面红、颈红、胸红;

皮疹:四肢躯干或头面部,出现充血性皮疹或点状出血疹。

开学季为何风险这么高?

人员流量大:学生从各地(包括流行区)返校,可能无意中将病毒带入校园。

环境佳:绿化好,花圃、容器等容易产生小型积水,是伊蚊最爱的“育婴房”。

季节正当时:开学初秋,南方地区气温高、多雨,是蚊虫繁殖的活跃期。

校园防蚊,如何阻登革热?

穿:外出(尤其是清晨6-8点、傍晚5-7点蚊活跃时段)穿浅色长袖衣裤,减少皮肤暴露。

涂:随身携带含避蚊胺(DEET)、派卡瑞丁的驱蚊液,每4-6小时补涂1次,宿舍可备电蚊香液(选择正规品牌)。

避:避免在宿舍楼下草丛、垃圾站等蚊虫密集区长时间停留,晚自习后快速返回宿舍。

挡:检查宿舍纱窗是否完好,破损及时报修;睡前清理蚊帐内蚊虫,确保“无蚊入睡”。

假如出现症状怎么办?

自我检测要点:

1.若出现“突发高热+关节痛/皮疹”症状,尤其近期去过蚊媒传染病高发地区,立即停止线下课程与集体活动。

2.记录症状出现时间、体温变化,便于就医时准确告知医生。

就医报备流程:

1.第一时间联系辅导员,说明症状及近期活动轨迹。

2.由辅导员协助对接校医院,前往指定医院就诊。

3.就诊时主动告知“可能感染登革热/基孔肯雅热”,配合做血常规、蚊媒传染病检测。

4.确诊后遵医嘱隔离治疗,及时向学院反馈康复情况,未痊愈前不返校。

预防登革热,防蚊是关键!请大家从身边小事做起,勤洗手、均衡饮食、适当锻炼增强体质。同时保持科学理性,不信谣、不传谣,让我们都做“登革热防控小卫士”共同守护健康校园迎接活力新学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