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心理健康 >> 正文

大学生春季常见心理问题的原因及预防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17-04-19 [来源]: [浏览次数]:

春天,百花盛开,是人们心目中最美好的季节。然而,春季也是一年当中气温、气压、气流、湿度等最为变化无常的季节。

现代心理学研究发现,一些心理问题的发生与春季千变万化的气象因素相关。每年的3月至5月是抑郁症、焦虑症、躁狂症、精神分裂症等心理疾病的高发季节,发病数约占全年的一半,俗话说“黄花黄,人发狂”。

一、造成大学生春季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

(1)春天气压较低,容易引起人脑分泌的激素紊乱,造成心理机能的混乱,从而诱发焦虑症、躁狂症、精神分裂症等心理疾病。

(2)春季云雾蒙蒙、阴雨连绵的天气是引发抑郁症的外部因素。

(3)春天多变的气候会使人的情绪波动较快,容易烦躁不安,从而增大了引发心理疾病的概率。

(4)春季万物复苏,人体大脑对外界刺激比较敏感,容易出现情绪不稳定。

(5)“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一年的开始,有些人会急于改变自我现状,给自己制定较高的目标,从而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

(6)学生在春节中作息时间的不合理安排对身心造成的不同程度的影响,返校后,在面对新学期的学习生活过程表现出不适应等情况。所以,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或疾病在春季里很容易被诱发或加重。

二、大学生春季心理调节的方法

(1)要保持一个健康的心态,不要盲目自卑。

(2)要有良好的生活习惯,进行有规律的工作和休息。

(3)通过爬山、跑步、打球、散步等体育运动舒缓压力,提高个人的心理抗压能力,转换个人心情,减少心理疾病的发生。

(4)可以在闲暇时光看电影、阅读、参加文体活动,转移注意力,消减不良情绪。

(5)回忆一些过去闪光、愉快的场景,看看自己过去的照片,自我欣赏,有意识地自我引导,把自己从不良情绪中引导出来。

(6)有困惑时,要多与家人朋友或同学沟通,不要憋在心里。

(7)要多了解心理知识,学会倾诉,碰到自己不能解决的心理问题,要通过咨询心理医生予以解决,

(8)发现自己情绪低落且持续一段时间时,主动寻求帮助和爱,或去心理咨询室通过咨询心理医生,及时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