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生服务 >> 学生服务 >> 正文

致全市在校大学生的一封信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1-05-13 [来源]: [浏览次数]:

各位同学:

当前,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易发高发,据市反诈中心数据显示,2月份以来,我市22岁以下被骗案件中涉及校园群体的有96起,其中,大学生占比最高的被骗形式为刷单返利。此外还有虚假购物、冒充客服等手段。这些行为严重侵害学生利益,扰乱家庭和谐和金融秩序。

典型案例:2月19日,大学生龙龙(化名)在学校的代取包裹QQ群里看到有人发广告:“兼职刷单赚钱,正规平台,按条结算,轻松上手!”龙龙立马加上对方QQ,对方也很快就介绍了工作,还发来一个企业微信的二维码,要求添加。添加后,企业接待员给龙龙发布了任务:做京东代刷销售。龙龙按照对方发来的京东链接点进去下单,然后截图给对方,再扫描对方发来的二维码付款。龙龙操作了5单,均得到“佣金”返利,本金也及时退返,赚了96元钱。龙龙心花怒放,继续下单,对方却要求他做“联单”。加大投入金额,下单本金达14862元后,对方还不给返利,龙龙才意识到被骗,到公安机关报警求助。为切实保障学生财产安全,严厉打击电信诈骗犯罪,请大家积极加强自我防范意识,提高识骗防骗能力,坚决做到:

谨记“九个凡是”:凡是QQ、微信群中以明星回馈粉丝充值返利等为由要求转账的,凡是游戏账号交易有“免费赠送”“低价充值”和“高价收购”的,凡是网络帮刷网评信誉的,凡是购物冒充客服退费退税、要求私加个人微信、QQ处理订单的,凡是交友推荐投资理财的,凡是在网络上自称学校老师收取培训费用或者要求转账汇款的,凡是陌生人索要短信验证码的,凡是办贷款要高额费用的,凡是自称公检法要求汇款转账到“安全账户”的,都是诈骗!

做到“三不一要”:不轻信。不要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和手机短信,不给不法分子设圈套的机会。不透露。无论什么情况,都保管好自己手机的支付密码,都不向陌生人透露自己及家人的身份信息、存款、银行卡等情况。如有疑问,电话核实咨询。不转账。保证卡内资金安全,决不向陌生人汇款、转账;如确有资金往来,应再三核实对方账户,不让不法分子得逞。要及时报案。万一上当受骗或听到亲戚朋友被骗,请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并提供骗子的账号和联系电话等详细情况,便于公安机关开展侦查破案。一旦受骗,请及时拨打110报警。

全民反诈,需要您的参与!多一个人了解,少一个人受骗!希望您将此内容分享给更多同学,共同防范抵制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侵害。


2021年5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