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后的奋起之年,是我们党在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一年,也是我校着力实现升本建院目标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为充分发挥学前教育研究所“窗口、参谋、平台”的部门工作职责,学前教育研究所转变观念、守正创新、攻坚克难、主动作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依据教育部、重庆市委、学校“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对2023年度工作计划如下。
一、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筑牢科研意识形态堡垒
1.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政治标准和政治要求贯彻到研究所工作全过程各方面。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党员、教职工学习教育培训的主要内容。依托教职工政治学习、党员教育学习、主题党日活动等方式,巩固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抓好原著原文及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学习,推动党员、干部、教师把握“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2.深入阐释和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系列重要讲话和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重要指示、重要论述。围绕中央对教育改革发展提出的一系列新部署新要求,组织开展习近平职业教育思想学习研究,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理论体系。
3.始终把意识形态工作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推动落实意识形态“一岗双责”。定期通报意识形态领域情况,高质量做好部门教师意识形态工作专项督查考核。严格落实“一会一报”“三审三校”制度,从严管控师生参与参加的科研活动。建立健全意识形态风险预警机制,防范意识形态风险隐患。
二、 全面提升教育服务能力,为学校科研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支撑
1.完善部门“开放、求实、共赢”科研工作机制体制,细化各岗位工作职责,通过培训交流学习的方式迅速提升教育管理治理水平,打造“行政管理-科学研究-对外合作”三位一体的精干队伍,推动学校对科学研究“放、管、服”。
2.以首席研究员(教授、博士后)为基础,通过“引进来”与“走出去”,一方面加强与学校各教学系部、管理部门的合作交流,另一方面推动校内专家外出交流学习,着力集聚一批学术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推动高水平科研队伍建设。
3.做好阵地和平台建设。依托我校学前教育生源、知识、人力资源优势,着力将学前教育研究所打造成为集政策、信息、科研、专家库为一体的重要科研阵地与平台。依托学前教育研究所官方网站(https://www.cqyz.edu.cn/profile/)、《学前信息之窗》打造线上+线下学前信息平台,服务全校师生了解国内外教育前沿讯息,打造信息平台;依托高层次学前教育人才,建立科研专家库,服务全校师生科研互助与成长平台,全方位提升科研文化氛围,引领学校科研水平提升。
三、把握“劳动教育研究中心”重点项目建设,创新校地科研合作模式
1.充分发挥科学研究的育人功能,探索校地科教协同育人新模式。2022年经过前期研究与沟通协作,我校与重庆市云阳县教育委员会协同成立“劳动教育研究中心”。学前教育研究所牵头成立中心学术团队,以蹲点扎根乡村服务乡村振兴为政治责任,以探索构建劳动课程实践体系为学术使命,开发具有“天生云阳”生境栖息的耕读文化劳动课程,深度构建“三向模式”。将科教融合将知识的产生、传播与传承创新有机统一起来。明确了一校(重庆幼专)一地(云阳县)双重治理主体,厘清了科研服务人才培养的课程开发思路。在校、地双方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加强云阳中小学劳动教育,发挥各方优势,共同构建纵向贯通、横向融合的劳动课程体系,为中小学劳动课程赋能文化内涵,为乡村振兴提供价值遵循。双方通过协同创新、地校联动、区域推进等多种方式,积极组织开展专题教研,整理过程性研究成果,联合申报更高级别教学成果。由此,逐步建构起有效沟通、协同推进、共担风险、共享成果的校地科教协同育人机制。
2.扎实开展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证研究。根据重庆市云阳县教育委员会和重庆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签订的《科研服务合作框架协议》,2023年学前教育研究所将以《云阳县全面加强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方案》为实践指导,在云阳县教委的政策指导下,从课程开发、师资培训、学生征文比赛、劳动课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劳动周活动、媒体推介、劳动实践基地建设等九个维度开展实证研究,积极探索建构纵向贯通、横向融合的农村中小学劳动教育模式和推进机制,实现耕读融合,教劳动结合。
3.有步骤实现高质量科研成果产出。依托劳动研究研究中心,牵头搭建学术研究团队,有计划地合作申报省市级、国家级科研项目,总结研究经验、撰写学术研究论文(专著),开展学术成果推荐与宣传,争取实现高质量、高水平的科研成果转化与产出。
四、持续推进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专项工作
1.依托学校深改办工作专班,坚持“边学习、边改革、边出成果”的“三边”原则持续推动学校新时代深化教育评价改革。重点结合学校深化教育评价改革领导小组的工作安排,抓好教育评价改革方案落地实施,推进各项改革任务细化实施,推动学校深化教育评价改革进度与过程性成果培育。
2.学习、编辑教育评价改革相关文件,及时向全校传递教育评价改革文件精神;组织收集整理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典型案例,并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宣传、上报;组织专家团队积极阐释解读文件精神,推动学校教育评价改革思想“入脑、入心、入行动”,推动学校教师评价、学生评价“破五唯”,总体方案落地实施。
学前教育研究所
2023年2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