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工作动态
首页 >> 工作动态 >> 工作动态 >> 正文

学前教育研究所2020年工作要点

作者:

时间:2020-04-17

浏览量:

规范制度 搭建平台 促进科研

学前教育研究所2020年工作要点

2020年是我校实现升本建院目标的开局之年,是健全管理制度体系、提升各项管理水平的“规范管理年”。学前教育研究所的工作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积极做好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疫工作的同时,紧紧围绕我校党政工作要点,结合我所工作实际,以“规范常规管理、创新教科研模式”为重点,以“制度建设、文化建设、平台建设”为抓手,助推教师专业成长,服务学校科研兴校。

一、强化政治意识,坚持立德树人

(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各项教育方针

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一系列重要论述,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把牢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坚定政治道路,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

(二)加强科研领域意识形态风险防控排查

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严格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加强对研究所申报课题、学术讲座、会议内容的研判、监管;加强研究所专业技术人员在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特别是教学工作过程的意识形态监管,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不动摇。

二、深化内部管理,健全制度建设

(一)进一步完善制度建设

配合学校整体发展规划,紧抓学前教育研究所“高校科研机构”的性质,通过多方调研,在梳理现有制度的同时,重点推进《重庆幼儿师专教师科研工作坊组建实施办法》、《重庆幼儿师专招聘专(兼)职研究员实施意见》、《重庆幼儿师专学前教育科研团队建设与管理办法》等相关制度的拟定、实施,科学布局,搭建高效的研究所运行体系。

(二)积极打造专、兼职相结合的科研团队

在相关考核、激励制度保障下,积极争取建设一支以专(兼)职研究员为主体的高质量科研团队;积极争取各种培训机会,不断提升科研水平和能力;积极参与教师课程申报、论文撰写的指导。

(三)不断提升内部管理水平

适时组织管理人员参加各级校本、校外培训,切实提高行政管理能力与科学研究能力,深化内部管理,提升研究所服务学校“幼教科学研究”的能力与水平。

三、积极搭建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一)积极搭建信息(资源)平台

重视理论学习,提升业务素养。通过追踪国内外前沿教育动态及优秀学前教育改革动态、名师推荐等方式,整合优秀科学研究资源,借助学校官网学前教育研究所平台将信息及时共享,增强科研学术信息化管理,扩大研究所传播力与影响力。

(二)积极构建合作平台

以“教师科研工作坊”、“学前教育科研团队”等形式组建科学研究团队,增强教师多科学、跨界交流与合作,提升教师科学研究水平,培育优秀科研团队,促进教师专业成长。首先要铺路子,为教师成长提供路径,积极为教师争取外出学习培训机会,优先组织课题责任人和课题研究成员外出学习,拓展研究视野,提高研究水平。其次是压担子。不断增强教师的专业至高点意识,用先进理论指导教学、教研,用科研引领教学。第三是搭台子。以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科能力建设为重点,积极创造条件,利用学术年会、校际联研等方式加强科研交流;聚焦常态教研活动,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三)完善工作空间

推进“学前教育研究所”的外墙设计以及办公室内部文化建设,营造出宽松、自由、协作的实体工作空间,提供研究团队可以进行意见交换、阅读学习的小型场所。

三、加强横向联系,助推学校科研发展

(一)积极促进校内合作

加强与学校教务处、科研处、继续教育学院等相关机构的合作与联系,共同开展教师科研能力提升培训、科研项目申报。要充分利用《重庆幼儿师专教师科研工作坊组建实施办法》,鼓励教师积极开展校本小课题研究。小课题研究体现淡化形式,注重实效的原则,要求切入口小、针对性强、研究周期短,鼓励教师在小课题研究中探索研究,总结提炼。

(二)加强校外横向交流

邀请外校专家年内至少举办1-2次全校性学术讲座。强化我校举办“全国师范院校儿童文学年会”后的行业交流,建立与“全国师范院校儿童文学研究会”等国内外知名学术组织团体的交流与对话,积极探索儿童文学视野下的学前教育研究等工作,扩大学校科研窗口。积极争取与重庆文理学院、重庆第二师范学院、西南大学等兄弟院校的交流对话,采用专家工作室、共同申报课题、专题指导等方式不断提升科研服务水平。

学前教育研究所

2020年4月6日

上一条:学前教育研究所积极构筑“三大科研平台”建设 下一条:学前教育研究所派出三位同志参加“儿童文学与儿童阅读教育” 学术研讨会

关闭